爱丽丝的发丝──《爱丽丝惊魂记:疯狂再临》制作点滴
今天(2011年6月14日)是《爱丽丝惊魂记:疯狂再临 (Alice: Madness Returns) Xbox360/PlayStation3/PC》(下简称《爱》)正式发售日,身为其开发程序员之一,特撰此文以作纪念。
简介
《爱》(图1(a))是一款由上海独立游戏工作室麻辣马(Spicy Horse)制作、美商电艺(Electronic Arts)发行的惊悚动作冒险游戏。此全乃2000年发行的《爱丽丝惊魂记(American McGee’s Alice) PC》(图1b)的续作。
| | | |:—:|:—:| | (a)《Alice: Madness Returns》Xbox360封面 | (b)《American McGee’s Alice》PC封面 | 图1:《爱丽丝惊魂记》两代封面
在为期超过两年的制作期间,《爱》的制作团队最高达75人,另外有50人左右的美术外包团队。《爱》的制作团队有许多不同国籍的成员,但当中主要为华人。从制作地点及人员来说,《爱》可以说是一个国产游戏。但从目前的环境来说,《爱》应该不会在国内发行。
《爱》使用Unreal Engine 3开发,并使用了Scaleform、Kynapse和Bink中间件。在PC平台上,合作伙伴nVidia加入了使用GPU加速PhysX效果。但游戏主角爱丽丝的头发和衣饰模拟,并非使用PhysX,而是一个自定义解决方案,这也是本文将谈及的主要内容。
有时候,需求和技术,就像是鸡和蛋的关系──因某需求而开发新技术,或因某技术而产生新的需求。本人在《爱》的开发过程,清楚体会到这个关系。让我细细回想当天的事……
研究之始
2009年8月23日(星期日),刚入职满三个星期了。这段时间的工作,主要是按游戏策画的需求,做了一些简单的游戏性编程(gameplay programming),例如是一些关卡内的机关,这正好让我学习一下UnrealScript(Unreal引擎的脚本语言)。
上周看到新版本的主角模型,虽然比旧版本更精细,但我看上去觉得还有改善空间,于是分别和美术总监和动画总监讨论,大家也认为现时对头发和衣饰以手工关键帧动画(keyframe)方法表现,效果不够理想,而且用Phong反射模型来渲染头发,有点像塑料玩偶的感觉。从动画的工作来说,头发和衣饰的关键帧动画要做得自然,并不容易;尤其动画间的混合(blending)更为困难,不是动画不自然加减速,就是会穿过身体。
传统上,许多游戏会避免把角色设计为长发,也会避免穿着长裙。但爱丽丝无可避免要触犯此二禁忌。既然如此,何不尝试进行突破,并以此为游戏特色呢?
当天虽是周日,我在上海孤单一人,在炎夏就不外出了。脑里不断思考着上周工作上的事情。不过单单在想也没有用,就直接敲键盘实验一些方案。最先想到的,是常用于模拟绳子和布的弹簧质点系统(mass-spring system),记得以前看过相关的入门文章[1],就以该文的基础。
弹簧质点系统
所谓弹簧质点系统,其实就是仿真一些有质量的粒子(质点),再在粒子之间加入一些无质量的虚拟弹簧。例如要模拟一条绳子,最简单的方法是建立n个粒子,再在每两个连续的粒子之间加入弹簧,即有n-1个弹簧,如图2。
图2:用5个粒子和4个弹簧模拟的绳子
要模拟粒子运动,可使用《用JavaScript玩转游戏物理(一)运动学模拟与粒子系统》一文中谈及的欧拉方法(Euler method),但[1]里介绍的Verlet数值积分在很多情况下是更好的选择。我使用了含简单阻尼效果的Verlet数值积分方程:
当中,$\mathbf{x}(t)$是时间在t时粒子的位置,$\Delta t$为时步(timestep),$d \in [0,1]$的阻尼系数,$\mathbf{a}(t)$为时间在$t$时作用于粒子的加速度(即当时作用于粒子的力除以其质量,例如引力加速度$[0, 0, -9.8]$)。Verlet方法分的计算简单,不需保留或计算速度(velocity),也比欧拉稳定,但缺点是时步($\Delta t$)必须是固定的。
Verlet积分的另一特点,是可以简单地加入各种约束(constraint),例如某粒子在仿真之后,其位置位于地面以下,只需把粒子移至最近地面的点。对于绳子,另一约束就是相邻粒子的距离,在Verlet积分下,此距离约束可以模拟弹簧。假设两个相邻粒子的位置为$\mathbf{x}_1$、$\mathbf{x}_2$,两者间的止动长度(rest length)为$l_r$,则可以这样调节两粒子的位置:
此外,要模拟头发,必须避免头发移动至头颅及其他身体部分之内,此仍碰撞检测(collision detection)和碰撞决议(collision resolution)。如前所述,这部分也可以用约束来表示。由于头颅较接近球体,在此简单测试中,只加入一个球体去进行检测。此约束把球体内的粒子推至最近的球面上。
要同时满足多个约束,最简单的方法是松弛法(relaxation method),即进行多个迭代,每次执行所有约束一次,那么其结果就会就趋近合乎所有约束的解。当天写的测试程序,其数据结构和伪代码表示如下:
// 节点(粒子)
struct Node {
Vector3 p0, p1; // 前帧/本帧的位置
float length; // 和上一节点的止动长度
};
// 发束
struct Strand {
size_t nodeStart, nodeEnd; // 此发束中,节点数组的起始和结束索引
Vector3 rootP; // 发根的局部坐标(相对于头的变换)
};
SimulateHair(nodes, strands, sphere, damping, dt, headToWorld)
// 对每个节点进行Verlet积分
for each n in nodes
a = Accumulating force for n, divided by mass // 现时只是引力加速度常量
p2 = Verlet(n.p0, n.p1, damping, a, dt)
n.p0 = n.p1, n.p1 = p2 // 以新状态取代旧状态
// 对每束发丝以松弛法进行约束求解
for each s in strands
for a number of iterations
for index = s.nodeStart to s.nodeEnd - 1
na = nodes[index]
nb = nodes[index + 1]
// 碰撞检测和决议
nb.p1 = collideSphere(sphere, nb.p1)
// 长度约束
na.p1, nb.p1 = lengthConstraint(na.p1, nb.p1, nb.length)
// 固定发根
nodes[s.nodeStart].p1 = transform(headToWorld, s.rootP)
用程序产生一些发束,并把模疑结果用直线线段渲染出来,就做成图3的效果:
图3:最初的头发实验
程序中,能使用鼠标旋转头颅,表现暮然回首的飘逸;也可改变引力方向,表现风吹秀发的感觉。这个花了一天时间写的程序实验,其实并不复杂,至少比写这篇博文容易。
把研究放进日程
次日,把成果带到公司,向程序同事和动画同事演示,决定把这个初步构思带到周三的定期技术会议。除了继续完成之前的工作,也花了些时间搜集、阅读关于实时头发模拟及渲染的文献,并把一些想法写到项目的wiki里。
终于到了周三的定期技术会议,把程序向项目组的主要决策者(包括制作人、创意总监、美术总监、技术总监等)演示,并展示一些文献里的最终渲染效果。基本上反馈是正面的,一些主要讨论重点大约如下:
问:使用程序化的头发,相比手工动画有何好处?
答:节省工作量,而且效果应该会比手工更好。另外,《爱》中有海底场景,可使用阻尼等参数模拟水里的头发飘动效果;在室外、天空上的场景,也可以加入风的效果。
问:此技术会否很耗CPU/GPU时间?
答:具体开销暂时未能确定。由于我们游戏在Xbox360/PS3上,GPU应该会成为瓶颈,所以可以考虑在Xbox360使用空闲的CPU核,在PS3上使用SPU,去进行头发模拟。若假设发束之间无互动关系,还可以使用这种并行性作多核/多SPU并行加速。
问:三维美术方面如何去设定发型?
答:最简单的方法,是使用额外的骨头(bone)去设定发型,那么就不用更改导出工具或编写特别的工具。模拟中可以加入额外的约束,使发束自然回复至预设的发型。
问:为甚么其他市面上的游戏不用这种技术?
答:……(当时真答不出来,但也许这个问题也是我的重要得着,详见后文)
然后也讨论了预计所需的研发时间。最后决定可以继续第一阶段的研发,以成果决定是否继续下一阶段。
头发渲染
获准研究,除了我感到兴奋,动画组同事也非常希望此技术能成功应用到游戏,因为此技术会大大节省他们的工作量。因此,他们也热心准备爱丽丝的测试用发型数据。为了更容易设定发型,只要求建立一个头皮(sculp)的三角形网格,并在网格上每个顶点上加入一串骨架,以代表引导发束(guided strands),程序中按LOD细分(subdivide)头皮网格,并以插值方式产生引导发束之间的发束。
我更新了测试程序,使用D3DX库去导入爱丽丝的白模及发型,再把发型数据转化为仿真用的节点和发束数据结构。接着是先尝试渲染部分,然后再改进模拟部分。
我尝试过几种渲染方法。[2]中以线表(line list)去渲染发丝,要表现稠密发丝所需的像素数目(primitive count)很大,在目标平台上需要占用很多GPU时间。而另一种方法,是把发束线段向屏幕空间展开,形成固定宽度的三角形表(triangle list)或四边形表(quad list)。
为了使用较少的节点而得到圆滑的发束,我采用了均匀三次B样条(uniform cubic B-splines),把原来的发束插值为曲线(图4),之后才把该曲线展开为三角形表。插值的数量可以成为运行期动态LOD的参数。
图4:绿色线段为模拟结果,橙色为三次B样条
至于着色方面,采用了较简单的 Kajiya-Kay 模型[3]。此模型基于切线(tangent)而非法线(normal),能表现出头发的高光(图5)。
图5:早期基于 Kajiya-Kay 反射模型的着色
改进模拟
之前的做法,虽然能模拟出一条绳子,但它的行为更像一条锁链,因为它是完全柔软的,而真实的绳子在止动时通常是直线的,弯曲绳子需要施力。一个简单的实现方式是再加入弹簧(长度约束),连接相隔一个粒子的每对粒子(图6)。
图6: 加入防止弯曲的长度约束(红色)
要把发束回复至原来的发型,方法是把目前节点位置向该节点的引导动位置(guided position,即发型中设置的位置)施以归还力(restitution force)。经过实验测试,发觉可以把接近发根的节点设定较大的归还力,越接近发梢则归还力越弱。我简单地使用一个衰变的关系$r_i=r_0^{ic}$,当中$r_0$为发根的归还力,$i$为自发根起计的节点索引,$c$是衰变的速度。
在碰撞方面,只是从一个球体扩展至多个球体,模拟更准确的头形,以及对脖子、胸、肩、手臂的碰撞。Verlet方法使碰撞计算简单之时又真实,可表现出发丝在肩上顺滑地流动。
研发通常都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当在程序中加入了移动模型的操控后,发现在少量迭代的情况下,发丝像弹簧般弹来弹去,换句话说,长度约束的收敛不够快。此问题是技术关键,当时没找到好的现成办法,苦恼多时。我试过不同的方法,例如把约束的执行乱序化,或是以不同分组方法进行长度约束,但效果都不如理想。最后灵机一触,想到既然碰撞这么简单、效果又好,可以想象每个节点都被限制在一个球体之内,球体中心为发根,半径则是发根至该节点的止动长度之和,如图7(a)所示。
图7:(a) 每个粒子限制在一个球体之内 (b) 不能满足长度约束的情形,但仍然保持每个节点和发根的直线距离
此法能有效地避免头发超出半径范围,但不能控制如图7(b)的情况。从实验得知,后者其实不太显眼,只要不做成弹簧伸缩的感觉,视觉上很难察觉出问题。
效能测试
至2009年8月30日(星期日),在Windows上实现的基本头发模拟和渲染实验已经完成,代码亦使用了XNA Math做SIMD矢量优化。很兴奋地把屏幕截图发给团队成员,分享成果。
在往后的技术会议基本上满意这个研发进度及结果,但还有一点忧虑,就是此技术在游戏机平台的性能。
因此,之后赶紧把代码移植至Xbox 360上测试(图8)。实验证明此技术的性能是可以的,瓶颈主要出现在特写镜头时的GPU填充率。
图8:Xbox360上的测试截屏
除了效能,另一让我纠结的问题是发丝排序。使用半透明alpha混合(alpha blending)的渲染效果,比alpha测试(alpha testing)好得多。因为前者能表现出很柔滑的感觉,而后者则较粗糙。然而,实验里的排序是基于一个启发(heuristic)──按每根发束的第i个节点在观察空间(view space)的深度进行排序。当设i=0就是用发根来排序,以实验测试找出各种情况下较好的值。但以发束为单位的排序不能完美解决问题,只是一个折衷方案。
当时还考虑过一些次序无关透明(order independent transparency, OIT)技术,例如实现过screen-door transparency,但效果都不如理想。或许用硬件的OIT方案,如alpha-to-coverage(需要较高的MSAA)、Direct3D 11中在渲染目标的缓冲区做OIT。
整合至Unreal引擎
效能测试大约花了一星期,之后就开始把此头发方案整合至Unreal引擎。
这个整合比我预期中困难许多,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不熟悉Unreal渲染架构,而Unreal也缺乏这类文档,只能靠阅读原代码。由于所需的顶点信息和Unreal内置的不一样,所以要加入新的顶点格式、顶点着色器代码等。为了渲染第一个三角形,记得大概要增加、修改数十个源代码文件,并且由于变换矩阵的一些特别设置,以及多线程的问题,最终花了一星期时间才能渲染一个用自定顶点格式的三角形。
然而,之后的代码整合就变得容易,很快就可以为爱丽丝加上飘逸的长发。在战斗中猛烈摇头的效果,尤其令我鼓舞。之后再配合Unreal的工具,设置碰撞用的球体,最基本的整合就完成了。接着是要移植代码至Xbox360和PS3,我的同事Jake帮忙做了PS3的部分,把代码改写成SPU的方式。而专门做图形方面的杨同学也帮忙解决了不少问题,例如是景深效果(depth of field, DoF)时的问题(因为半透明的关系,头发本来并没有写入深度)。接下来一年的时间,也不断作出调整和新功能,例如爱丽丝缩小、跳跃、滑翔和风吹效果等等。
有一次EA来访,我们展示这个新技术时,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评语是:
不如让爱丽丝做洗发水广告吧!
新的需求
因为头发系统研发的成果,便希望爱丽丝的衣饰都能舍弃手工动画,采用程序式的动画。之前我们尝试过用现成的物理引擎的布料仿真,但效果不如理想。主要原因是,爱丽丝的裙子并不是轻薄柔滑的,而是里面有许多层布,形成一个较固定的形状。而且,设定中爱丽丝往下滑翔时,希望把裙子变成像降落伞的形状(图9)。
图9:爱丽丝滑翔时,裙子变成像降落伞(游戏截屏)
我采用和头发相同的弹簧质点系统代码,来做实验模拟爱丽丝的裙子。不同之处在于那些长度约束的拓朴(topology),以及采用节点来驱动裙子骨架,用标准的蒙皮(skinning)方式渲染。
后来,这个衣服仿真系统被应用到其他衣饰,例如爱丽丝背上的蝴蝶结、其他装饰,甚至应用到最终boss的钢丝手。当中也花了许多时间做调整,例如采用类似连续式碰撞检测(continuous collision detection, CCD)来尽量避免膝盖穿出裙子。
结语
爱丽丝的发丝只是《爱》中的小插曲,后续还做了不少用到及未用到的技术和游戏实现。但是,这一缕发丝将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。
再次回想「为甚么其他市面上的游戏不用这种技术?」这个问题。也许,有人尝试过但失败了;也许,有人做了实验的效果或效能未达期望;也许,有人考虑到技术困难在设计时规避了长发;也许,有人因为答不出「为甚么其他市面上的游戏不用这种技术?」这个问题而从没尝试过。
这次经历告诉我,主动思考如何以技术改善项目,不要过早否定可能性,有想法时尽量动手尝试。
希望日后能继续从技术方面,开拓游戏中的应用。最后也希望大家喜爱、享受《爱》这个游戏。
参考
[1] Thomas Jakobsen, “Advanced Character Physics”, Game Developer Conference, 2001.
[2] Hubert Nguyen, William Donnelly “Hair Animation and Rendering in the Nalu Demo”, GPU Gems 2, Addison-Wesley, 2005.
[3] Thorsten Scheuermann, “Hair Rendering and Shading”, Game Developer Conference, 2004.
Milo Yip
GRAPHICS